HC-Ⅴ工字钢电缆滑车系列为起重机小车供电的一种导电形式,它由行走轮、支架、托板组成,将软电缆固定在托板上,由牵引架与工字钢电缆滑车同步,从而实现电缆供电目的。电缆传导滑车工字钢电缆滑车分为中载荷型、重载荷型和轻载荷型,因此滑车行走轮为86、73、55的三种,承载能力小于等于50-150KG每类按托板层数分为单层、双层、三层,每类中有
查看详细介绍HC-Ⅳ工字钢电缆滑车系列为起重机小车供电的一种导电形式,它由行走轮、支架、托板组成,将软电缆固定在托板上,由牵引架与工字钢电缆滑车同步,从而实现电缆供电目的。电缆传导滑车工字钢电缆滑车分为中载荷型、重载荷型和轻载荷型,因此滑车行走轮为86、73、55的三种,承载能力小于等于50-150KG每类按托板层数分为单层、双层、三层,每类中有
查看详细介绍HC-Ⅲ工字钢电缆滑车系列为起重机小车供电的一种导电形式,它由行走轮、支架、托板组成,将软电缆固定在托板上,由牵引架与工字钢电缆滑车同步,从而实现电缆供电目的。电缆传导滑车工字钢电缆滑车分为中载荷型、重载荷型和轻载荷型,因此滑车行走轮为86、73、55的三种,承载能力小于等于50-150KG每类按托板层数分为单层、双层、三层,每类中有
查看详细介绍HC-Ⅰ工字钢电缆滑车系列为起重机小车供电的一种导电形式,它由行走轮、支架、托板组成,将软电缆固定在托板上,由牵引架与工字钢电缆滑车同步,从而实现电缆供电目的。电缆传导滑车工字钢电缆滑车分为中载荷型、重载荷型和轻载荷型,因此滑车行走轮为86、73、55的三种,承载能力小于等于50-150KG每类按托板层数分为单层、双层、三层,每类中有
查看详细介绍HC-Ⅱ工字钢电缆滑车系列为起重机小车供电的一种导电形式,它由行走轮、支架、托板组成,将软电缆固定在托板上,由牵引架与工字钢电缆滑车同步,从而实现电缆供电目的。电缆传导滑车工字钢电缆滑车分为中载荷型、重载荷型和轻载荷型,因此滑车行走轮为86、73、55的三种,承载能力小于等于50-150KG每类按托板层数分为单层、双层、三层,每类中有
查看详细介绍工字钢滑车产品由扁平电缆、携带电缆用四轮台车和导轧三大部分组成。扁平电缆采用非延燃性材料,可用于户内外和接触油污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耐气候性能,与圆电缆比具有弯曲半径小,寿命长等优点。轧道采用冷轧钢板一次冷拉成型,以确保轨道截面尺寸的精度,取代了角钢及其它导电方式的不安全,重量大,室内滑线积灰,室外结冰造成线路短咯,影响使用的缺点,更具有国内独创特点,轨道单位长度4~6m采用耦合器连接头,可依
查看详细介绍工字钢台车产品由扁平电缆、携带电缆用四轮台车和导轧三大部分组成。扁平电缆采用非延燃性材料,可用于户内外和接触油污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耐气候性能,与圆电缆比具有弯曲半径小,寿命长等优点。轧道采用冷轧钢板一次冷拉成型,以确保轨道截面尺寸的精度,取代了角钢及其它导电方式的不安全,重量大,室内滑线积灰,室外结冰造成线路短咯,影响使用的缺点,更具有国内独创特点,轨道单位长度4~6m采用耦合器连接头,可依
查看详细介绍三级承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几年一检
根据IEC及国家有关规定,变压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新安装和检修后的变压器在投运前必须进行变压比测试。在《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通过对性试验规程》中也要求对运行的变压器定期进行变比的测定。变压器的变比测试,可以检查变压器的绕组、分接开关的状况,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线圈短路、连接错误、匝间短路等缺陷,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变比组别测试采用32位ARM内核作为处理的核心,对整机进行控制。实现了单相或三相变压器的变比测量的一次完成。仪器的操作全部用中文菜单显示,简单直观。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并且能够存储和打印测试结果。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各种大中小型变压器变比测试的需要。
变比组别测试产品特征
1、特别适合特种变压器的变比及相位差测试
2、特别适合测量带移相的整流变压器的测量,很直观的显示移相的角度
3、自动产生幅值稳定、相位恒定的三相(120°)或两相(90°)电源
4、不受变压器内部接线方式的约束,直接测量高、低压侧的电压比值及相角差
5、真正意义上的三相同时测量
6、测试参数一次性设定,转换分接开关后直接测试,自动判断分接位置及转换后的标准变比
7、速度快,一组数据的测试时间为8秒钟
8、测试结果不受工频电源频率及幅值波动的影响
9、内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高、低压反接的保护功能
10、可以完全由上位机控制整个测试过程,保存数据,打印试验报告
11、测试结果自动保存,最多可保存99个
12、仪器内置使用说明书可以随时查阅
电力承试三级资质设备清单:
设备类别 |
机具设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规 格 |
一、高压发生设备 |
直流高压发生器 |
套 |
1 |
DC:200kV/3mA |
套 |
1 |
DC:120kV/2mA |
||
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
套 |
1 |
AC:10kVA/100kV |
|
套 |
1 |
AC:5kVA/50kV |
||
变频串联谐振试验成套装置 |
套 |
1 |
500kVA/200kV/2.5A 30~300Hz |
|
感应耐压试验装置 |
套 |
1 |
5kVA/360V 150Hz |
|
二、电气测量仪器 |
高压介质损耗测试仪 |
台 |
2 |
1、介质测量精度为1% |
回路电阻测试仪 |
台 |
2 |
DC:≥100A |
|
互感器伏安特性测试仪 |
台 |
1 |
1100V/5A |
|
接地电阻测试仪 |
台 |
1 |
异频法 |
|
电容电感测试仪 |
台 |
1 |
|
|
接地导通测试仪 |
台 |
1 |
DC:1A |
|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
台 |
2 |
DC:≥10A |
|
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
台 |
1 |
数字式0.5级 |
|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 |
台 |
1 |
频响法 |
|
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
台 |
1 |
I≥1A |
|
断路器特性测试仪 |
台 |
2 |
|
|
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 |
台 |
1 |
|
|
三相继电保护测试仪 |
台 |
1 |
三相电压电流各2组 |
|
雷击计数器校验仪 |
只 |
1 |
|
|
绝缘电阻测试仪 |
台 |
2 |
DC:0~5000V 200G(Ω) |
|
三、油、气试验仪器 |
SF6检漏仪 |
台 |
1 |
灵敏度1ppmv |
SF6气体微水测试仪 |
台 |
1 |
|
|
四、常用仪器仪表 |
兆欧表 |
只 |
1 |
DC:2500V |
兆欧表 |
只 |
1 |
DC:500V |
|
数字式双钳相位伏安表 |
只 |
1 |
测量电流小于1mA~5A |
该耐压试验装置是根据国标GB1094.3-85《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及GB6495-86《干式电力变压器》规定的试验方式、试验电路组成的;由发电机组提供倍频交流电源,经过倍频发电机电源隔离滤波器滤除电源线路高频干扰信号和发电机组谐波信号后,施加在变压器的低压端,高压端感应出试验高电压,进行局放试验。
本系统适合配电变及电力变感应耐压、局放测试,系统背景噪音不大于5pc,局放信号清晰,是变压器感应耐压和局放测试的理想设备。
本控制台做为中心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操作使机组产生40-800v 125Hz、150Hz、200Hz可调电源。
一)具备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净资产1200万元以上;
(三)5年内承担过下列工程,且工程质量合格:
1. 110千伏以上送电线路200公里或者10千伏以上送电线路400公里;
2. 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2座或者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变电工程4项;
(四)3年内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000万元以上;
(五)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经历,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六)具有不少于50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电力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少于10人;
(七)具有不少于5人的电力专业二级以上注册建造师或者电力专业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
(八)在册持进网作业证上岗电工不少于40人,其中高压电工不少于20人;
(九)具有《建设企事业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预算员不少于3人、安装工长不少于10人、专职质检员不少于1人、施工合同管理员不少于1人;
(十)设置有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工程师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专职安全监督人员不少于1人;
(十一)具有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十二)具有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条 取得四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承担35千伏以下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
四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具有4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经历,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四)具有不少于30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电力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少于5人;
(五)具有不少于2人的电力专业二级以上注册建造师或者电力专业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
(六)在册持进网作业证上岗电工不少于30人,其中高压电工不少于15人;
(七)具有《建设企事业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预算员不少于2人、安装工长不少于6人、兼职质检员不少于1人、施工合同管理员不少于1人;
(八)设置有安全管理机构,安全工程师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
技术任职资格;兼职安全监督人员不少于1人;
(九)具有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十)具有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六条 取得五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承担10千伏以下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
五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净资产24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经历,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四)具有不少于8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电力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少于2人;
(五)具有不少于1人的电力专业二级以上注册建造师或者电力专业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
(六)在册持进网作业证上岗电工不少于15人,其中高压电工不少于5人;
(七)具有《建设企事业单位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证书》的预算员不少于2人、安装工长不少于6人、兼职质检员不少于1人、施工合同管理员不少于1人;
(八)配备有至少1名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程师具有电力专业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九)具有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十)具有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章 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级标准
第七条 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第八条 取得一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承担所有电压等级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维修。
设备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对传感头的检测频率达 2000 次/秒;自动复位、精确的机械泵及可视显示器加快和简化了泄漏搜寻进程;全新的传感头相应于其他产品而言,提高灵敏度、可靠性、使用寿命;流线形设计,美观舒适、更具人性化,为款的 SF6 定性检漏仪。
功能特点
1 、符合 SAEJ 1627 多种频率的声音警报
2 、可任选参考泄漏检测源
3 、三色、六段 18 个级别的泄漏级别警报显示
4 、七档灵敏度调整,可将其灵敏度提高至 64 倍
5 、带有准确电压显示装置的电池测试功能
6 、警报静音
7 、精确的机械泵使正向气流通过传感头
8 、触摸式复位钮和触摸式键盘控制
9 、 14" ( 35.5mm )可弯曲不锈钢探头
技术参数
工作温度: 0~52 ℃
预热时间:约 2 秒;复位时间: 1 秒
响应时间:瞬时
灵敏度:小于 14 克 /年, 11 克 /年,极限灵敏度 2.8 克 /年
操作方式:轻触式按键控制,提供 7 级灵敏度,实时灵敏度调节
工作周期:连续
探头长度: 35.5cm
电源: 2 节 C 碱性电池;电池寿命:可连续工作 40 小时
重量: 560 克 ABS 塑料手提箱
尺寸 22.9cm × 5.7cm × 5.7cm
大电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多年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电力安全相关技术展开大力攻关,在电网稳定性理论、仿真分析、安全防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推动国家电网成为世界上近20年来唯一没有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
系统运行方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开展了柔性输电技术攻关,解决了在高电压、大电流运行条件下直流故障电流可靠关断的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驾驭复杂大电网的能力;大力开展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技术攻关,在江苏建成世界首个“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实现了毫秒级用电负荷控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用户最多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装智能电能表超过4亿只,有效增强了电网应对故障能力和互动水平。故障防御方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攻克“三道防线”关键技术,构建了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为基础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国际领先的大电网安全防御体系,实现了故障精准识别、快速切除、智能处置,有效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仿真技术方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突破了大电网调度运行、广域动态监测、交直流系统多时间尺度全过程仿真等重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建成了仿真能力最强、计算效率最高、模拟精度最准确的新一代仿真系统,大电网安全运行技术达到全球领先。
这些成果支撑了我国电网的不断升级,为三峡输电系统、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保障了电网长期安全运行,为我国电网发展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安全运行纪录最长的特大型电网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加强新能源并网与运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由于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其高比例接入将改变电网的运行特性,对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方面加快电网互联互通,加强统一调度,提升系统平衡调节能力和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有力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大范围配置,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并网、运行控制相关技术与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全力推进新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国家电网公司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行方式最灵活、综合控制水平最高的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中国方案”。建成了国际领先的新能源发电预测体系,初步实现新能源并网可预测、可调度、可控制。建成了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新能源优化调度控制系统,并在省级以上电网得到广泛应用。建成投运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为探索储能系统配套风电场的运行模式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导建立了适应我国新能源(5.000, -0.03, -0.60%)发展模式和电力系统特征的新能源并网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了新能源规划设计、试验检测、功率预测和调度运行全环节标准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新能源并网及运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大大缓解了我国新能源消纳的难题。2018年,在新能源并网装机同比增长22%的情况下,新能源利用率提高5.2个百分点 。2017年6月,在青海首次实现连续7天100%清洁能源供电;2019年6月,青海 “绿电15日”创新实践,实现了青海全省连续15天360小时用电零排放,远超过2016年5月葡萄牙连续4天全清洁能源供电的纪录,推动我国能源在清洁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四、推动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助推新时代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研究,预计到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将超过50%,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超过50%。“两个50%”的实现,意味着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都将依靠电力系统来完成,必将带来电网功能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加快电网转型升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数字技术正渗透到各行各业,传统产业进入数字化发展周期已成为必然。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也将给电力技术与生产管理带来新的变化,为效率提升、价值创造开辟新的广阔空间。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加快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建设和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打造具有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现代企业,推动电网和公司发展的全面升级,努力在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展现新作为,在新一轮的全球能源变革中抢占新的制高点。